IPO制度微调:严控募资吓退投行 PE抢食并购

2014年03月20日信息来源:2014年03月20日

    在企业IPO变成一个极大的不确定因素之际,并购市场已经成为PE机构眼中的“金矿”。
    截至2014年3月10日,立思辰(300010.SZ)已经连续四个交易日涨停,其中前3个交易日一字涨停。资金追捧无疑是因为立思辰于2014年3月5日所公布的重组方案。重组方案显示,立思辰在停牌3个月后拟以现金和发行股份相结合的方式购买汇金科技100%的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总额为5.33亿元。此外,立思辰还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向本土知名PE机构硅谷天堂募集配套资金1.33亿元。
    事实上,除了硅谷天堂以认购配套融资的方式入驻立思辰外,不久之前长园集团(600525.SH)的股权变更同样出现PE身影。据长园集团披露的定向增发议案显示,由深圳市创东方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创东方”)拟筹建和管理的股权投资基金出资10.665亿元,以现金方式全部认购长园集团定向增发的1.5亿股。
    尽管A股IPO已经重启,然而并购重组这种曾经出于对新股停发而做出的妥协性选择,如今已经成为了PE机构争抢的机会。
    严控募资吓退投行
    继2013年12月宣布拟登陆创业板的武汉农商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之后,A股初审排队企业“零申报”已经进入第14周了。
    “希望监管层在对政策进行微调的时候能够放宽对超募的限制。”北京某家中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在奥赛康事件之后,超募和老股转让不少券商都心有余悸,谁也不想重蹈覆辙。目前很多券商都将项目压在手里,静待政策变化的“靴子”落地。
    今时不同往日。如今那些还在排队的新股,由于经历了长达一年半的IPO停滞期,券商投行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远远超过了以往。这不禁让券商们追忆起曾经通过创业板超募赚得盆满钵满的日子。数据显示,在创业板按照保荐项目超募金额排序前12名的券商保荐项目共计62个,超募资金达341.59亿元,占整个创业板份额的60.19%。
    据上述券商投行人士透露,如果政策还不明朗时就申报并预披露,新政推出后很可能需要按照新规再次修改上报文件,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会遭受舆论压力带来负面影响。
    然而,券商投行和企业家们所盼望的新政仍未推出。根据全国人大代表、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在证监会代表委员第三场见面会上透露,创业板IPO办法正在修订中,对于市场诟病的连续三年财务指标上升等指标,将有所调整,这也符合市场需求和客观规律,预计会很快发布。宋丽萍还表示,转板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机制,但是首先各个板块的定位要清晰,而且要做足。
    “一方面IPO的审查周期比较长,另一方面超募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券商和企业都采用观望的方式也无可厚非。”一家中小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更青睐并购退出
    “目前VC/PE投资主要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一方面,某些VC/PE机构越来越注重投资早期项目;另一方面,不少PE机构更加倾向于并购重组市场。”
    根据汤森路透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月至2月,中国有PE参与的并购交易共39起,交易金额达38.15亿美元。
    在创业板IPO的具体新政还未明确的情形下,如果想要对投资人(LP)有所交代,并购是相对更为快捷和通畅的渠道,这也就是国内PE机构丝毫没有撤离并购重组市场的意思的重要原因。
    《2014年中国VC/PE行业发展趋势预测》显示,有36.5%的VC/PE机构选择在2014年调整投资策略,而在这些意图调整的VC/PE机构中,近7成选择扩充并购业务。在统计调查样本中,有47.8%的PE机构表示,IPO依旧是他们首要的退出渠道,占比已经降至不足一半;得益于2013年的经历,83.5%的PE机构表示,除IPO外会考虑其他退出方式,在这些机构中,94.1%会考虑并购退出方式。
    目前PE机构参与并购重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向目标公司增发股份完成收购的传统方式,另一种是携手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完成对目标企业的收购。相较于前者,后者能够让上市公司充分利用PE的优势,节约了找项目、做尽职调研的时间。
    在政策上,同样有对并购重组的利好消息。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证监会将推进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清理简化行政许可,完善并购重组市场化机制和监管,丰富并购重组支付工具,拓宽融资渠道。“证监会的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将大幅提高并购重组效率,降低并购重组的时间成本,这将有助于推动并购市场的发展。”投中集团分析师刘伯愚表示。
    与此同时,IPO的退出回报率不断下降也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投中集团数据显示,2013年VC/PE通过IPO退出的平均账面回报率只有2倍左右。而通过并购方式退出的平均回报率已经达到2.5倍左右,超出前者25%。这也是VC/PE通过并购退出的平均回报率首度超过IPO退出平均回报率。
    在IPO制度暧昧不明、并购重组不断利好的前提下,加之回报率的此消彼长,多重因素都成为了VC/PE在投资时越来越倾向于考虑并购重组的重要原因。
中国经营报 2014年03月17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