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监管层近期的举动来看,在并购市场上的关注度明显在不断提高。考虑到并购的火爆,这也是情理之中。
这对投资者而言是一件好事。毕竟,作为资本市场上的参与者,他们并没有太多保护自己的力量。而市场的基础,正是公平。
从重组标的资产情况的实质性审核至信息披露观察的进一步加强,近两年井喷的A股并购重组市场背后,审核思路正在“去行政化”道路上衔枚疾行。
近期,伴随一份2013年、2014年1至10月并购重组企业被否原因文件的出炉,A股26家企业并购重组折戟始终首度曝光。当中2014年前十个月共有8家被否。
从被否原因情况来看,重组标的资产盈利能力、产权归属等实质性因素仍是审核关注的重点,据统计,26家被否企业中共有9家涉及重组标的资产持续盈利能力待考、5家企业涉及重组标的资产存在瑕疵等问题,“中枪”上述两项原因导致被否的企业合计为14家,占比高达53.84%。
与此同时,信息披露进一步成为考量企业并购重组事项中的核心因素。今年前十个月中,共有3家企业因信息披露问题导致重组被否,占当年被否原因比重高达37.5%,成为企业折戟并购重组之路的二号拦路虎。
“被否原因中,信息披露原因导致被否的案例数量进一步提高,并非说明监管层降低重组标的质量审核,而是应该看成,对信息披露重要性的进一步强调,未来,这两大因素将同步构成并购重组审核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要素。”一位北京地区券商并购重组部门人士向记者分析称。
根据近期证监会官方一份数据统计显示,截至9月30日,2014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金额达到1万亿元,已超过2013年全年交易金额,并购重组热度可见一斑。
但在众多接受采访的投行人士看来,近期并购重组进一步提速背后,监管层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监管力度并未放松。
“应该解读为监管思路的转型,在审批流程上,对一些影响审批效率的行政化手段,比如现金收购审批流程、并联式审核等等砍去中间环节,加快审批效率;在重组信息披露环节上,要求进一步透明,如负责督促中介机构归位尽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同时,在一些涉及原则性的问题也并未松口,如借壳上市门槛等等。”前述北京券商人士告诉笔者。
头号拦路虎:标的资产考量
结合2013、2014两个报告期重组被否原因来看,财务审核仍然是审核重点。“重组财务审核原则及重点中,涉及并购重组会计处理、关注业绩真实性、未来盈利能力。”在10月初的保代培训上,监管层人士如是指出。其中,围绕并购重组标的资产情况的考量尤为重要,主要包括资产持续盈利能力、资产权属是否清晰、资产自身是否存在瑕疵、同业竞争等四大方面。
在资产持续盈利方面,该次保代培训会议中指出,评估审核关注点为下述五个方面:一、未来收入成本预测依据;二、销售采购产品单价变化趋势;三、评估假设合理性;四、经济性贬值;五、未来税收影响。
“重组委一般不会因为单一原因否定一家企业,通常都是多因素考察,围绕标的资产的多项指标都会被视作参考因素。”前述北京券商人士指出。
值得关注的是,在审核过程中,传统行业的标的资产持续盈利情况最为堪忧,亦成为被否集中地带。
因标的资产持续盈利能力待考被否的公司中,其拟注入的资产的行业就有LED。
“有些上市公司已经亏损好几年,处于濒临退市的边缘,大股东旗下资产有限,只能把现有的资产先装进来闯关。”华泰联合一位并购重组人士向笔者分析道。
此外,标的资产产权是否清晰也是审核的重要方面。
最后,同业竞争则是考量控股股东关联资产与拟注入资产是否相关影响的重要指标。
半导体照明网 2014年11月10日